白金小说网 www.bjklic.com,宋帝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赵构多方权衡之下,决定还是放弃赵瑗。毕竟其今年还小,只有十七岁,难以充当自己得力的羽翼,于是下旨,命他回老家秀州为父守孝。
赵瑗本欲带妻子一同前行,但此去路途遥远不说,且吉凶未定,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,带着王妃一双小脚,跑都没法跑,便进宫去托赵构照顾王妃,等到自己安全抵达秀州之后,再派人送王妃回去。
赵瑗生父去世的消息,是正月大婚之际传来,等到两个月后,赵构抵挡不住群臣的压力,命赵瑗离京。
赵瑗一走,秦桧便马上再出一跳连环计,联合群臣上表,请求立吴贵妃为皇后。吴贵妃自己也养了一个儿子,命叫赵琢,现年已经十五岁。
赵构在母亲韦太后的劝说下,终于认同了这一位皇后。吴贵妃变成了吴皇后,她的养子赵琢地位集聚提升,已盖过了赵瑗的风头。
普安郡王,这个名字在众人眼中,已经变得不再重要。没有任何人认为,这一个已经被赶出京城,非皇后所养的孩子,还会再次回来。
就在秦桧自以为自己全面得胜的时候,他怎么也想不到,赵构每日入睡,眼前晃动的都是萧山所说过的那句话:“秦贼预谋不轨,想要篡位自立。陛下当早做防范!”他更加难以忘记,当日赵瑗离京前的种种事情。
赵构半夜难以入睡,他已经不再去吴皇后宫中安歇了,又纳了新的妃嫔,却也不敢相信她们。从未和她们同睡一宿。
饶是如此,赵构依旧难安,他记得当日杨存忠曾经带萧山来见过自己,知道杨存忠的立场摇摆,便拼命的拉拢杨存忠,务必要将自己这最后一块阵地守住。
赵构没有迎来他自己想象中平安富贵的闲人生活,反而更加的提心吊胆,不仅如此,他还害怕有一天秦桧会暗害自己,在靴子中藏着一柄匕首,日夜不离身,用来防范万一。
表面上,赵构对秦桧恩宠日益隆厚,数次前去他的府邸游玩。但实际上,每天赵构临睡之前,都要在心中默默的祷告:朕日夜盼望,秦贼早死!
可就算是这样,赵构因为害怕宋金交战,也不敢和秦桧翻脸,因为现在不过是一个秦桧张狂。若是废掉丞相,则数万金兵,将会把自己再次追赶得仓皇而逃,南宋连偏安一隅也不可得。
也就是在赵构的这种态度之下,秦桧在赶跑赵瑗之后,气焰更加嚣张。拼命的搜刮民脂民膏,三年之内,已无战事的南宋,赋税竟然翻了一翻。无数百姓不堪忍受重赋,纷纷揭竿而起,出现了灭之不尽的“贼寇”。
和平,并没有换来想象中的太平天下,反而,让这个国家,一步步的滑落更深的深渊。
第二卷刺破青天锷未残
56、重逢
萧山离开京城,本欲往北,前往镇江去投韩世忠的旧部。在途中休息时,翻开岳飞留下的那一叠手稿,一看之下,心潮澎湃不能自抑。
那手稿果然如韩世忠所说,绝非一般的普通兵法,而是岳飞从军数十年,小大二百余战的详细记录。从他当日在相州跟随刘浩的军队勤王,到后来的大军北伐,无一缺漏。不仅有遭遇十多名小股金兵的战斗记录,也有评定内部叛乱的详细细节,还有十万大军如何调度,都写得清清楚楚。
其中没有一处说兵法云如何如何;只是用最简单的语言,描述如何发现敌人,如何组织战斗,如何追击,为什么又不追击。说这是兵法,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宋金交战的战例集合。
每一次交战的时间,地点,部署方式,兵力运用,事前的谋划,中途的变故,和最后的结果都有。
萧山记得很清楚,当年他念军校的时候,学校所发的教材中,也有一套类似的战例。而教官在教授这些战例的时候,一翻话让萧山记忆尤新:战争理论,要和实际结合才有用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官,必须要掌握至少两百个战例。我们要培养的,不是搞战争理论的学者,而是真正能够指挥战斗的军官。认真的研究并掌握这些战例,会让你们区别于那些纸上谈兵的理论家。
岳飞的手稿,一开始写的还是工整小楷,到了后面便成了行书,想必是他自己也感到了时间的紧迫,想要多留下一些东西。
每一次战例,上面都有时间,地点,周围地形的标注。萧山对于中国地图虽然不陌生,但是其中经过一千多年的变化,很多的地名都有所不同,而且山川亦有改道。
他在中途的时候,便已经改变了主意,想要去岳飞所讲述到的这些地点,亲自去看一看。现场去体会一下,这位不世名将,在不同的地点,面对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敌人,是如何应对的。
说干就干,萧山并没有直接去镇江,而是偷偷的渡江,沿着岳飞手稿中第一篇所在的地点,去现场观摩了一下。
他心中有了这个主意之后,便没有再继续翻阅手稿,而是抵达某一处之后,先去观察拿出的地形,又在心中琢磨该在那些地方安排哨卡,等到自己在心中安排好之后,就对照岳飞留下的手稿,看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,和岳飞所观察到的内容有哪些不同。为什么他会在自己想不到的一些地方布置哨卡。
然后又根据岳飞所描述的敌人兵力,自己现在脑海中过一遍,如果是自己身临其境,会如何选择,是跑还是打,是突袭还是围攻。
 ... -->>
赵构多方权衡之下,决定还是放弃赵瑗。毕竟其今年还小,只有十七岁,难以充当自己得力的羽翼,于是下旨,命他回老家秀州为父守孝。
赵瑗本欲带妻子一同前行,但此去路途遥远不说,且吉凶未定,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,带着王妃一双小脚,跑都没法跑,便进宫去托赵构照顾王妃,等到自己安全抵达秀州之后,再派人送王妃回去。
赵瑗生父去世的消息,是正月大婚之际传来,等到两个月后,赵构抵挡不住群臣的压力,命赵瑗离京。
赵瑗一走,秦桧便马上再出一跳连环计,联合群臣上表,请求立吴贵妃为皇后。吴贵妃自己也养了一个儿子,命叫赵琢,现年已经十五岁。
赵构在母亲韦太后的劝说下,终于认同了这一位皇后。吴贵妃变成了吴皇后,她的养子赵琢地位集聚提升,已盖过了赵瑗的风头。
普安郡王,这个名字在众人眼中,已经变得不再重要。没有任何人认为,这一个已经被赶出京城,非皇后所养的孩子,还会再次回来。
就在秦桧自以为自己全面得胜的时候,他怎么也想不到,赵构每日入睡,眼前晃动的都是萧山所说过的那句话:“秦贼预谋不轨,想要篡位自立。陛下当早做防范!”他更加难以忘记,当日赵瑗离京前的种种事情。
赵构半夜难以入睡,他已经不再去吴皇后宫中安歇了,又纳了新的妃嫔,却也不敢相信她们。从未和她们同睡一宿。
饶是如此,赵构依旧难安,他记得当日杨存忠曾经带萧山来见过自己,知道杨存忠的立场摇摆,便拼命的拉拢杨存忠,务必要将自己这最后一块阵地守住。
赵构没有迎来他自己想象中平安富贵的闲人生活,反而更加的提心吊胆,不仅如此,他还害怕有一天秦桧会暗害自己,在靴子中藏着一柄匕首,日夜不离身,用来防范万一。
表面上,赵构对秦桧恩宠日益隆厚,数次前去他的府邸游玩。但实际上,每天赵构临睡之前,都要在心中默默的祷告:朕日夜盼望,秦贼早死!
可就算是这样,赵构因为害怕宋金交战,也不敢和秦桧翻脸,因为现在不过是一个秦桧张狂。若是废掉丞相,则数万金兵,将会把自己再次追赶得仓皇而逃,南宋连偏安一隅也不可得。
也就是在赵构的这种态度之下,秦桧在赶跑赵瑗之后,气焰更加嚣张。拼命的搜刮民脂民膏,三年之内,已无战事的南宋,赋税竟然翻了一翻。无数百姓不堪忍受重赋,纷纷揭竿而起,出现了灭之不尽的“贼寇”。
和平,并没有换来想象中的太平天下,反而,让这个国家,一步步的滑落更深的深渊。
第二卷刺破青天锷未残
56、重逢
萧山离开京城,本欲往北,前往镇江去投韩世忠的旧部。在途中休息时,翻开岳飞留下的那一叠手稿,一看之下,心潮澎湃不能自抑。
那手稿果然如韩世忠所说,绝非一般的普通兵法,而是岳飞从军数十年,小大二百余战的详细记录。从他当日在相州跟随刘浩的军队勤王,到后来的大军北伐,无一缺漏。不仅有遭遇十多名小股金兵的战斗记录,也有评定内部叛乱的详细细节,还有十万大军如何调度,都写得清清楚楚。
其中没有一处说兵法云如何如何;只是用最简单的语言,描述如何发现敌人,如何组织战斗,如何追击,为什么又不追击。说这是兵法,倒不如说这是一本宋金交战的战例集合。
每一次交战的时间,地点,部署方式,兵力运用,事前的谋划,中途的变故,和最后的结果都有。
萧山记得很清楚,当年他念军校的时候,学校所发的教材中,也有一套类似的战例。而教官在教授这些战例的时候,一翻话让萧山记忆尤新:战争理论,要和实际结合才有用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指挥官,必须要掌握至少两百个战例。我们要培养的,不是搞战争理论的学者,而是真正能够指挥战斗的军官。认真的研究并掌握这些战例,会让你们区别于那些纸上谈兵的理论家。
岳飞的手稿,一开始写的还是工整小楷,到了后面便成了行书,想必是他自己也感到了时间的紧迫,想要多留下一些东西。
每一次战例,上面都有时间,地点,周围地形的标注。萧山对于中国地图虽然不陌生,但是其中经过一千多年的变化,很多的地名都有所不同,而且山川亦有改道。
他在中途的时候,便已经改变了主意,想要去岳飞所讲述到的这些地点,亲自去看一看。现场去体会一下,这位不世名将,在不同的地点,面对不同的地形和不同的敌人,是如何应对的。
说干就干,萧山并没有直接去镇江,而是偷偷的渡江,沿着岳飞手稿中第一篇所在的地点,去现场观摩了一下。
他心中有了这个主意之后,便没有再继续翻阅手稿,而是抵达某一处之后,先去观察拿出的地形,又在心中琢磨该在那些地方安排哨卡,等到自己在心中安排好之后,就对照岳飞留下的手稿,看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,和岳飞所观察到的内容有哪些不同。为什么他会在自己想不到的一些地方布置哨卡。
然后又根据岳飞所描述的敌人兵力,自己现在脑海中过一遍,如果是自己身临其境,会如何选择,是跑还是打,是突袭还是围攻。
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